中兴新云黄仁芬:从财务共享中心到企业数据中心

2020-12-17 18:04

▲ 点击进入,观看视频


2020年11月14日,由中兴新云服务有限公司主办,ACCA(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中国总会计师协会信息化分会等协办,工业和信息通信业管理会计推广应用联盟支持的“2020 中国财务云创新大会·成都峰会”在蓉城成功举办!本次活动汇聚了200余位来自各大企事业单位、高校、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咨询公司和国际会计师组织等的管理者和行业专家,围绕“财务数字新基建”主题分享专业洞察与实践经验。


中兴新云区域总经理黄仁芬女士出席峰会并分享了主题演讲。应众多读者要求,我们将内容整理成文字稿,以飨读者。


从财务共享中心到企业数据中心


今天跟各位财务同仁探讨的主题是“财务共享中心到企业数据中心”。这里面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财务共享中心”,一个是“企业数据中心”,如果对这两个关键词进行拆解或理解,可以认为是:从财务到企业,拓展了财务的组织边界;从共享到数据,拓展了财务的职能边界。


从财务共享中心到企业数据中心的转变,我们可以先从财务的过去到现在到未来谈起。财务一直随着科技变革而演变。在“账房先生”时代,算盘和账本是最早的计算和记录工具,清晰反映了企业业务往来和经营情况。后来,计算机的诞生引发了会计电算化和ERP,前者用小型数据库和简单的计算机软件取代了部分人工核算工作,实现了计算能力和存储能力的巨大飞跃,是从0到1的变化;后者使得企业实现了更广泛的业务财务连接,是从1到N的变化。直到互联网的出现,跨越了时间、空间的障碍,把分散的财务聚集到一个点上,通过流程和信息系统再造实现了财务共享,使财务以“云”的方式提供服务,财务又重新聚合成一个平台,实现了从N到一的变化。


世界正处于从工业经济向数字经济转型过渡的大变革时代,数据已成为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素、新引擎。以“大智移云物”为代表的新兴技术正在改变企业和行业的运作规律,在这样的变革浪潮之下,财务也正在从“财务共享”向 “智慧财务”转型。


一、智慧财务的实现模型


幻灯片1.JPG


我们认为智慧财务的实现模型可以总结为“一个驱动,两个中心,三个职能,四个全面”:


一个驱动:财务未来会通过数据采集、数据建模、数据分析、数据反馈的循环实现从流程驱动到“数据驱动”的转型。


两个中心:财务共享中心也将逐步转变为财务数据中心(FDC)、管理数据中心(MDC),最终通过广泛采集企业内外部数据,形成企业数据中心(EDC)。即实现从SSC到“SSC+EDC”的两个中心转变。


三个职能:财务部门将不仅限于承担核算职能,而是向“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运营监督三个职能”转变。


四个全面:最终,智慧财务要实现“四个全面”,即全流程系统支撑、全系统自动连接、全信息智能采集、全场景数据洞察。


通过以上模型实现智慧财务,促使财务能够先知、先决、先行,最后实现价值创造。


(1)一个驱动——从流程驱动到数据驱动


幻灯片2.JPG


流程驱动是将企业的每一个业务分解到一个个小的流程节点,然后将每个节点对应到其职能部门或岗位,并把这些流程节点固化到信息系统里面进行实践。但流程驱动往往存在一些问题:


· 流程梳理是基于企业已经发生的业务进行诊断,通过标准化、信息化的手段优化流程。但是,共享中心应该如何为未来发生的业务提供指引?


· 流程驱动里的每一个节点都由相应的部门负责,如何打破“部门墙”,从企业整体的角度选择最优流程并进行客观决策?


· 随着企业的规模日渐庞大,流程也会更加复杂。一个流程需要反复经过很多部门,导致整个流程的效率降低。如何简化流程,提升效率?


因此,随着企业发展,流程驱动难以适应财务运作模式,需要实现从流程驱动到数据驱动的转型。在数据驱动模式下,我们通过“数据采集-数据建模-数据分析-数据反馈”这样不断循环迭代的过程来优化财务的数据采集方式与业务的操作方式,从而构建数据价值网络。


在数据驱动里,我们能够从企业或集团的全局出发,思考如何更好地使用数据为企业的经验服务,这是“一个驱动”。


(2)两个中心——从财务共享中心到财务共享中心+企业数据中心


幻灯片3.JPG


在汇集财务内部的一些数据(如收入、成本、费用、资产利润等)基础上,财务共享中心将逐步发展成企业的财务数据中心和管理数据中心。而未来,在新兴技术驱动下,财务共享中心还将广泛地采集企业内外部的所有的数据,并通过更全面的数据采集和处理形成企业的大数据分析,输出给企业所有的内部和外部客户,转变成为企业数据中心,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数据价值支撑。


(3)三种职能——财务核算+财务管理+企业运营监控


幻灯片4.JPG


传统财务的职能仅为会计核算,而随着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我们需要为企业运营监控提供支撑。因此,财务出现了监督的职能。在科学管理理论之下,财务分成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同时,在“大智移云物”等新技术支撑下,财务的职能会出现再一次的大的飞跃,转变为“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企业运营监控”。


二、智慧财务的实现阶段


财务需要通过五个阶段来实现“六化”,从而实现“智慧财务”的转型:


第一阶段是流程化和标准化。企业通过把业务集中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进行处理,对业务进行标准化和流程化再造,提升业务处理效率。


第二个阶段是信息化。从数据的角度而言,信息化是在标化准和流程化的基础上进行数据采集、加工和处理,提升业务处理的效率。


第三、第四阶段是自动化和智能化。运用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从而扩大数据采集的范围,提升了数据采集的效率。


第五阶段是数字化。基于前四个阶段的数据构建一个数据的价值网络,支撑决策、赋能商业,我们称之为一次“决策革命”。


那么财务共享和财务数字化是什么关系呢?我认为财务共享是财务数字化的基础,财务共享会经历建设期、运营管理期、卓越运营期、自动化和智能化、数字化五个建设阶段。在数字化阶段可以实现财务数据和业务数据的打通,实现内部数据和外部数据的连接,实现从静态数据到动态数据这样一个质的飞跃。


三、如何搭建财务共享


搭建财务共享是实现智慧财务的第一步,因此首先与大家分享一下如何建设财务共享:


幻灯片5.JPG


首先,需要明确战略定位,之后需要明确四部分内容:共享中心的组织人力、业务流程、信息系统、运营管理。


第一部分,关于组织人力。当我们在搭建财务共享中心的组织架构时,需要明确财务共享中心在财务内部的职能定位。此外,还需要明确财务共享中心内部的人员管理机制,包括岗位名称、岗位职责、岗位人数,从而实现对人员的合理管理。


第二部分,关于业务流程。在进行财务共享流程设计时,不仅应着眼于财务的流程,还需要着眼于企业的流程,探索哪个流程更为重要,从而更好地去设计财业务流程。


第三部分,关于信息系统。首先,需要对信息平台进行蓝图规划设计。在设计过程中有4个重要的步骤:第一,搭建财务整体的架构。第二,查漏补缺,检查哪些系统还需要完善。第三,进行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第四,保障用户体验,避免业务人员手工输入量过大。


第四部分,关于运营管理。我们有提出十一维的运营管理体系,包括目标管理、流程管理、创新管理、服务管理等维度,以解决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如何进行长效优质稳定运营的问题。


以上是财务共享中心搭建的一些步骤和方法。搭建财务共享之后,需要完成自动化和智能化。


四、如何实现自动化


自动化的实现途径有三方面:


第一个是基于规则引擎的系统内的集成,比如ERP内的每一个模块之间是互联互通的,这就是一种自动化。


第二个是利用API实现开放系统间的集成,比如商旅系统和费控系统间的对接,也是一种自动化。


第三个是利用RPA实现多个异构封闭系统间的协同。


五、如何实现智能化


实现了自动化以后,下一步需要实现智能化。智能化是人工智能技术在财务领域的应用,目前应用比较成熟的方面主要包括:智能采集、智能审核、文档智能审阅、供应商关系智能管理。


关于智能采集,它利用OCR和卷积神经网络的技术,把一些非结构化的数据进行结构化,从而进行数据分析。在这里需要关注两个点,第一是智能采集的全,就说它不仅要能采集发票,还要采集一些其它内外部的标准单据,这是采集范围的一个问题。第二是识别率的高,智能采集需要达到较高的识别率,否则其人工工作量依然较大。


关于智能审核,它在智能采集基础上,通过将机器学习不断提炼出审核规则,打造“规则库”,并通过将规则内嵌系统,辅助人工完成自动审核,进而提高审核的效率和准确性。


关于文档智能审阅,主要有三个场景的应用:第一是合同关键信息的一键提取,实现付款方式、合同金额、甲方起租日期、租赁结束日期、支付方式等合同关键信息的自动提取;第二是风险智能审核,系统可以自动识别合同风险;第三是合同差异对比,可以把电子版、签字盖章和扫描版进行对比,还可以把自己签的合同和标准合同进行对比。


关于供应商关系的智能管理,可以通过对企查查、天眼查等工具的自动查询,从而提取供应商的信息(如股权关联信息、风险信息),加强对供应商关系的智能管理。


六、未来数字化的应用流程


幻灯片6.JPG


最后,再与大家分享一下未来数字化的应用流程。


如果我们把整个财务数字化的应用以炒菜来类比,在这个过程当中会依次经历从确认决策需求(点菜)-采集数据(买菜)-数据预处理(洗菜)-简单计算(切菜)-数据分析(炒菜)-数据输出(上菜)六个步骤。


简单来说,你的决策需求决定了你应该买些什么样的菜,基于你的决策需求去采集你需要的数据;买完菜以后,洗菜环节,也就是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然后进行切菜,这个就是数据简单计算;最后炒菜、上菜的话就是整个数据的分析和输出。


需要注意的是:第一,在确认决策需求时一定要全面,要满足不同层级、不同部门的需求;第二,数据采集的范围要尽可能的扩大,不仅仅包括企业内部的数据,还要包括企业外部的数据;第三,需要定义好数据产品的层级、数据产品的对象、数据产品的业务域与数据产品的频率,从而进行数据输出展示。


以上就是我今天的分享。正如陈虎总刚刚所说,“记录是一种权力,数据是一种力量”。中兴新云非常愿意与在座的各位财务同仁一起行使我们的权利、增强我们力量,谢谢大家!


直播回看.jpg

▲ 扫描二维码观看视频


立即联系中兴新云,实现财务数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