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18日,由陕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指导,陕西会计学会主办的“会计与高质量发展·财会监督·主题研讨”在西安成功举办。本次研讨会汇聚了陕西省财政厅相关负责人、陕西省会计领军人才代表、陕西省首届会计咨询专家代表,陕西省注册会计师代表、陕西省资产评估师代表、陕西会计学会代表、陕西省总会计师协会代表等共计约120人,为新时期发挥会计作用、加强财会监督建言献策。中兴新云总裁陈虎先生受邀出席,并作主题分享——《数智化时代的财会监督》。
我们整理了现场发言视频和文字内容,以飨读者。
数智化时代的财会监督
*本文正文3516字,预计阅读时间10分钟
感谢陕西会计学会,我今天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数智化时代的财会监督》。今年,中办、国办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意见》,对财会监督作出了顶层设计,这也是财会监督第一次进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那么,在数字化时代,财务应该如何做好财会监督?
一、财会监督的重点内容
我们可以通过两个例子来理解监督。
第一个例子是交通违章。过去,需要交警对违章行为进行监督和查处;但现在,路口不再需要交警来专门查处闯红灯等违章行为,摄像头拍摄到闯红灯行为后,手机很快就会收到违章罚款提示。
第二个例子是铁路警察。以往铁路警察易被忽视,但是12306出现以后,各地的公安部门发现铁路警察非常重要,因为铁路警察掌握的出行信息对于公安部门的抓捕、侦查工作非常有价值。类比到财务,我们认为未来的财务也是一样,财务手中有大量的数据,只是过去我们没有真正地用好它。
在数字化时代,财会监督的重点在三个方面:一是贯彻落实重大决策部署,二是强化财经纪律刚性约束,三是严厉打击财务会计违法违规行为。落实这三个重点工作都离不开财会,也离不开数字化。
二、财会监督的四个层面
那么,数字化时代如何做好财会监督?分为四个层面:一是资金层面的监督;二是信用管理层面的监督,也就是业财一体化的监督;三是财报方面的监督,财务报表是资本市场的基石,也是财务部门最重要的工作成果,要做好监督、确保财报可信;第四是审核层面的监督,这也是财务日常工作量最大的一项监督。
01 资金层面的监督
目前央企正在推进司库管理工作,中兴新云也帮助部分央企搭建了司库数字化管理体系及司库风险预警管理体系。我们先对近年公开报告的几十起司库风险事件进行了研究和梳理。研究发现,账户管理、资金结算管理、债务融资、借款担保、营运资金、金融衍生品、投资管理和境外资金管理等方面的风险事件屡禁不止。
那么,怎样做好资金风险管理?中兴新云帮助企业集团搭建了全套资金风险指标体系,这个体系无法仅依靠人工落地,必须凭借数字化和智能化手段来实现,就像交通违章仅凭人力无法全部查处,必须借助数字化的手段完成。
资金风险指标体系的内容包含低效账户预警、对私支付预警、对公支付预警、新注册企业交易预警、票据违约、债券违约、对外担保风险等,共定义了上百个指标,根据指标规则,用数字化的方式输出计算结果。下面举几个应用的例子:
第一,对私支付。过往出纳会计卷款潜逃、资金舞弊等案例屡见不鲜。以出租车运管类比,过去,宰客现象屡禁不止,但电子导航的出现使得路况公开透明,乘客和司机双方信息实现了对称。财务也是一样,在对私支付中,数字化系统会自动运算一定期间内是否向同账号、账户支付超过一定金额,如果超过,系统会自动向财务经理或总经理等管理人员预警,整个过程由系统自动完成,不需要任何人工干预。
第二,对公支付。企业在对公支付时,需要关注相关单位是否进入工商、税务的失信黑名单、交易额是否极大超出了对方在过去一定期间内的平均交易发生额等。相关风险的监测均可以通过数字化手段来实现。
我们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计算体系,用数字化平台来构建数学模型,输出计算结果。我认为,在数字化时代,会计首先要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从只用加减乘除,到复杂计算、统计计算,再到数学建模,未来的会计学专业将更加重视统计和数学。
数学建模完成之后即可以进行数据分析。比如,监测异常对私支付、异常对公支付,关注同一对象支付频率、累计付款金额、单笔支付限额、是否与黑名单企业交易、票据风险、对外担保风险、是否为无股权关系的公司提供担保、是否为金融企业提供担保、是否提供超股比担保等。这些资金风险都在国资委的禁止名单里,仅靠人工无法充分识别,必须依靠数字化的手段进行监测。
第三,贸易性融资。贸易性融资可以调用企业交易对手信息、合同信息、订单信息、物权转移信息、结算信息来进行数学建模,分析数据的异常标签。例如,如果发现企业所有交易对象中供应商和客户受同一控制人控制,交易金额基本相当,那么就可以认为疑似融资性贸易,进行风险预警。
以往很多人认为会计是基础工作,是“边角料”,”出纳”又是会计中最基础的工作;但其实“出纳”掌握着企业所有交易信息,这些信息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字化能力。这些交易信息包括:收付款对象是哪些企业、从哪些银行取得贷款、从哪些企业取得票据等等。运用上述收付款信息,可以画出企业的朋友圈,了解企业有多少客户/供应商,客户/供应商分布在哪些行业、哪些地区,客户/供应商在行业中的排名如何,客户/供应商与企业的交易金额、交易频次是否发生变化等等。财务手里掌握着数据,过去被企业大量地丢弃,没有真实地发挥出作用。
02 信用层面的监督
通过信用层面的监督,我们可以看到企业如何实现业财一体化、财务如何与销售、采购、生产、库存相结合。以财务与销售的结合为例,销售需要判断是否进入某个市场、是否与某个客户开展合作、是否应该签订某个合同,这些决策事项都需要一系列事前、事中、事后的预警。我们经常提到“两金”,比如应收款项,企业要达到有质量的增长、可持续的发展,一定要实现有利润的收入、有现金流的利润,一定需要量化的信息管理体系。要想完成事前、事中、事后所有的信用分析,我们要建立起一个完整的信用评估模型。过去,信用评估模型停留在纸面上,现在则可以转化成数学模型,形成一个包含品质、能力、资本、环境、担保的客户资信评估模型。
借助信用风险模型,企业可以进行即时风险扫描、关联关系排查、失信记录校验、勾勒企业风险画像,从而辅助企业经营业务决策。
03 财报层面的监督
财报是财务最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也是整个资本市场的基石。财报中会产生很多问题,例如利润表中产品销售结构的扭曲、毛利的显著变动、营收的变动异常、与个别财报中不存在的大客户进行大额的交易、业务数据和财务数据不匹配、费用结构不合理、资产负债表中存贷双高、应收应付的科目余额巨大等。
借助数字化的能力,可以让企业犯过的错误不再被重复。我们要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异常信号监督体系,借助数字化手段明确地识别目标,进行海量信息的整合勾稽,通过大数据集和 AI 运算来实现图计算、关联计算、规则计算,从而高效地识别企业财报舞弊风险。
04 审核层面的监督
最后,我们谈谈财会监督在审核层面的应用。前面三个层次听起来很“高大上”,资金的问题是司库的问题,信用的问题是业财一体化的问题,财报的问题是审计的问题,是风控的问题,那么审核的问题是费用处理的问题,这是财务人员日常性的、最基础的工作。
如果亲身做过审核的工作,就能够体会,审核这件事听起来简单,做起来其实很难。特别是中央八项规定公布、财会监督力度加大以后,面对任何一个费用单据,财务需要对七八十个审核点进行校验,这项工作无法仅靠人完成,必须要把人、组织(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数据结合在一起才能真正做好。
审核工作中我们要看什么?看标准合规性,是否重复报销,会议费、招待费、住宿费是否超标;看票据合规性,发票抬头和报销单位的法人是否一致,有没有发票专用章,发票专用章的公司名称跟销方名称是否一致,发票有没有合规校验池,发票是否在有效期内,发票联次是否正确;看报销规范性,单据中是否包含敏感词,报销费用的类型是否合理;看付款合理性,付款账户是否正确,对私支付收款人与报账人是不是一致;还要看合同合规性,包括业务关联合同校验,合同总金额校验等等。
财务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审核规则库,需要智能审核系统,基于从内外部各类数据载体智能采集的结构化数据,把票据合规性、报销规范性、标准合规性、付款合理性、合同合规性全部内嵌到计算机的后台规则库里,利用审核算法,实现数据与规则的自动校验,实现对报销单据的智能审核。
在数字化时代,财会监督不再是人工的,也不再是纸面上的。我们可以用数据、算法、模型、规则重塑大部分的财务工作。财务工作未来不再是“边角料”,财务一定会转型为以数据为核心的主要角色,因为企业的任何部门想要数据都离不开财务部门。财务部门不仅仅是为报表服务,更重要的是为企业的经营管理,为企业全产业链的风控和监督服务。
再次感谢陕西会计学会,谢谢大家!